荀子书犹非孟子,召公心未悦周公。
况令树立追高远,而使裁量属闇蒙。
举世不知何足怪,力行无顾是豪雄。
译文
圣贤的品性和情感真是难以相提并论,他们的好恶情怀又怎能完全相同呢?
就像荀子的书也并不能完全赞同孟子的观点,召公的心也并未完全愉悦于周公的所为。
更何况,我们要树立高远的志向,却要让那些愚昧无知的人来裁决判断。
如果全世界的人都不理解我们,那又有什么关系呢?重要的是,我们要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,这才是真正的英雄豪杰。
曾巩的《圣贤》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,它探讨了圣贤的性分、好恶情怀以及他们如何被世人理解和接受的问题。
诗中首句“圣贤性分良难并,好恶情怀岂得同”明确指出,圣贤的品性和情感是难以被普通人所理解和模仿的。这里的“性分”可以理解为人的天性和本性,曾巩认为圣贤的天性和普通人是有显著差别的,这种差别体现在他们的好恶、情感以及价值观上。
接下来的两句“荀子书犹非孟子,召公心未悦周公”进一步说明了这个观点。曾巩以荀子和孟子的对比为例,指出即使同为儒家学者,他们的思想和观点也可能存在分歧。同样,召公(召康公)虽然尊敬周公(周公旦),但他的内心未必完全赞同周公的思想和做法。这再次强调了圣贤之间的差异性,以及他们各自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。
诗的后两句“况令树立追高远,而使裁量属闇蒙。举世不知何足怪,力行无顾是豪雄”则进一步探讨了圣贤如何被世人理解和接受的问题。曾巩认为,圣贤的志向和追求往往高远而卓越,他们的判断和决策也可能超出普通人的理解范畴。因此,如果世人无法理解圣贤的行为和决策,也不必感到奇怪。真正重要的是,圣贤们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,无畏无惧地践行自己的理念。
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圣贤的崇敬和敬仰之情,也提醒人们应该尊重和理解每个人的独特性和差异性,不要试图去模仿或者评判他人,而是要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们的独特之处。